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全球科技创新联盟美食地标促进会在科创大会宣布成立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04 |浏览次数:
       10月28日,2020全球科技创新大会暨首届“5G+”智能零售高峰论坛以“新经济与联合国可持续创新发展——新基建,新零售,新机遇”为主题,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举行。大会同期举办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院士论坛等高端智库论坛。联合国多个机构及世界近10个国家、37个城市近25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合作伙伴和媒体代表等出席(或通过视频方式出席)本届大会。

(联合国工发组织原技术与投资促进司司长梁丹主持开幕式)
       大会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设计组织、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国际民防协调署指导,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共同主办。
(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王根祥宣读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发来的致辞)
(2020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致开幕辞)
       大会开幕式致辞环节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原技术与投资促进司司长梁丹女士主持。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王根祥宣读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先生发来书面致辞。2020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先生等先后致开幕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项目得到了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并展开合作,在不同领域,一起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进步而努力。
       大会为全球科技创新奖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项,今年大会前收到了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申报,其中有国内外有名院士申报。通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把关,通过评审获奖的仅有伊利集团等35个单位和个人,包括6名国内外院士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为全球科技创新奖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挪威工程院院士容淳铭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先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先生,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文旅地标、美食地标专家委员会主任孙建先生等大会演讲。
(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文旅地标、美食地标专家孙建大会演讲)
       下午,大会期间,举行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代表大会由韦学明秘书长主持。联合国工发组织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王根祥致辞,大会先后回顾了全球创新网络项目专家委员会三年了的工作历程、审议了工作报告、增选专家委员会。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精准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新成立了30个由院士和国内外资深专家领衔的专业委员会,包括美食地标促进委员会、康养产业促进委员会、生态原产地工作委员会等。
(“院士论坛”上青田县政府为黄崇祺、方家熊、褚君浩院士及全球科技创新联盟孙建、张建华、韦学明颁发聘书)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教授就落实农业农村专业委员会工作计划、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做主题发言,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主席孟繁志、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分别就对两单位建立生态扶贫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原产地的评定发言,协同推进“中国生态原产地农林产品评定,助力生态扶贫”工作。
       10月30日,在浙江青田举行了2020第四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院士论坛。论坛期间中共青田县委、青田县人民政府为国家资深院士黄崇祺、方家熊,褚君浩(指派代表)院士,以及全球科技创新联盟代表孙建、张建华、韦学明等同台颁发了“侨•智库”聘任证书。
       国家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小麦首席分析师刘锐,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可再生能源处高级专家、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处主任,沼气生物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任魏志敏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2020第四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
       据悉,10月12日,由中国饭店协会、济南市商务局主办,山东大舜餐饮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鲁菜美食文化节暨“美食地标”高峰论坛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中国美食地标评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孙建以《美食地标、生态餐馆品牌助推健康饮食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他从美食地标品牌保护作为切入点,提升中国生态美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利用生态美食拉动中国的旅游和地方经济,引领全国餐饮业挖掘、保护、弘扬美食地标技艺、习俗,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能够进一步扩大,实现中国美食地标菜品世界共享,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代际传承和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介绍,美食地标是指在一定原产地区域内,在国家地名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利用道地的食材、独特的技艺,具有耕育道德、健康营养、风土民情特点,传承创新出当地代表性美食,并把美食与当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产、深厚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人文情怀的美食文化标记和标志;同时具有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并得到社会和消费者较高的认知度。其核心要素具有“国家背书、道地食材、生态健康、传统技艺、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历史积淀、社会认可”的特点。
       孙建强调,美食地标是一方水土的代表性物产,应具有其历史、故事、传说等文化渊源,也是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的传承。餐饮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不仅能果腹,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中餐浓郁的色、香、味,包含了中国人对餐饮品质的追求,凝聚了精益求精的厨艺匠心,更承载了一个文明延续千年的传统。美食不仅仅是为满足胃与味的需求,还是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国地大物博,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地标美食是一个具有地方标志性的美食,是在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1.文化层面: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地域差异性和多民族特性使得餐饮产品具有明显多元的文化特征,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民族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着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物质层面:餐饮产品作为饮食文化的物质层面,从烹饪、菜点文化或人们饮食观念的角度来说,应在充分满足卫生、安全的前提下,以味、质、香、色、形、器等基本属性为物质呈现,追求饮食的审美化,把传统饮食作为特色推广,把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实践落实体现在餐饮产品上;同时注重对传统饮食文化工艺的传承创新,秉承继承、发扬、创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宗旨理念,探索挖掘中国各地各民族美食文化价值,弘扬中华食文化。
       3.内涵与外延:内涵上考虑到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外延上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4.国家背书:地标是地名标志、地域标志、地理标记以及地名标准化简称。地标是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衍生,地名文化保护是国家行为,地标是国家地名标准管理术语,地标与特定地理地域地名文化传承保护标志;与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因素有关,具有生态性。基于特定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自然地标和人文地标。美食地标是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与衍生,既有自然层面和物质层面,也有人文和生态层面的属性。每一个美食地标,都是饮食文化展现的窗口,都是岁月的沉淀积累;有食材、文化、艺术做支撑。地标也是原产地标记,是标杆、是高度、也是方向和指引。中国美食地标以国家规范地名体制和国家地标命名,可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升餐饮消费水平,促进美食品牌的国际化。中国地标产品保护和管理是根据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以及《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制定。
       5.国家推动:2019年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道地产品与美食地标保护工作”的通知》文件,并召开了“中国美食地标保护暨全国餐饮地名库建设”大会,为中国美食地标上下游产业链上的生产、服务体系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完整、配套的服务体系。“世界美食看中国、中国美食看地标”,中国美食地标品牌国际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将生态餐馆集合成生态餐饮、生态教育、生态体验、生态采购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中医农业联合体:吴兵、孙安平、甘正鹏、王卿供稿)
Copyright © 2002-2018 中国生态产业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农业规划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原产地委员会 中国食品报社中食创学院 联系电话:010-62136011 Email:gjjnpg@163.com  
京ICP备18037021号-3 非商用版本